本文内容:
香港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合作開發出嶄新微創外科手術機械人系統,可經自然腔道進入人體進行手術,以達到“無創”效果。研究人員3日告訴記者,這項技術成本較現有的微創手術系統低,預計兩年後作臨床測試。這項系統由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和理大資深工程師團隊於4年前開始研發,具有“變形金剛”概念,能將攝像頭和機械臂等組件,經由直徑26毫米至36毫米的導管,通過單一細小的切口或自然腔道,放置於病人體內再重組,並根據手術需要而擴展和變形,繼而進行手術。據介紹,目前的微創外科手術機械人系統會在病人身上造成3至6個傷口,而且無法感應力度。這項嶄新系統配備內置馬達,是全球首創,不單能執行高精確度的動作,還能提供高敏感度的觸覺或力度反饋。據了解,自去年12月以來,研究人員已利用新系統的原型連續3次成功完成動物外科手術試驗,今年2月初更成功在一小時內完成活豬膽囊切除手術。參與這項研發的理大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副主任容啟亮,是國際知名航天科技專家。他對新華社記者說,新系統的研發是一個航天技術的應用例子,與目前的微創手術機械臂相比,新系統的成本較低,預計兩年後能做臨床測試。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外科學系名譽臨床教授楊重光表示,通過尖端技術和外科手術機械人平臺的整合,相信能使未來的機械人手術更安全,更少創傷,從而為病患者提供更好的護理。 (本文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