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
根據日本政府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訪日外國遊客人數中,回頭客比例達到了54%,其中44%為中國遊客,可以看出,日本觀光市場對於中國遊客的依賴程度非常高,而在近段期間,中國國內股市大跌,受此影響,赴日中國遊客人數似乎也出現了減少傾向,加上全球金融的不穩定,日元作為穩定性較高的貨幣必將大幅升值,就目前來看,日元貶值是吸引外國遊客赴日旅遊購物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今後日元加速升值,赴日外國遊客人數也必將急速減少。為了吸引更多的外國遊客,日本出臺了許多以“觀光立國”為宗旨的政策方針,不過與新加坡以及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相比,依然存在很大的不足。對此,Record Japan網站9月1日進行了對比解析。日本的觀光政策不及新加坡與香港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訪日外國遊客人數達到了1341萬人次,觀光總收入則達到了2.278萬億日元(約人民幣1064億元),雖然兩項數據均遠遠高於2013年,但是從全球排名來看,日本2014年的觀光收入僅位列20名以下,甚至低於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外國遊客人數更是低於中國香港(6084萬人次)以及新加坡(1510萬人次)等國家地區。新加坡全國總人口僅有500萬人左右,但是外國遊客人數卻達到了全國總人口的3倍,2014年的觀光總收入也達到了2.757萬億日元(約人民幣1090億元),與日本基本持平,該國自2010年開設賭場以來,外國遊客人數持續增加,2013年更是創下了1550萬人次的歷史最高記錄,觀光總收入占據了全國GDP的6.7%,可以說觀光業已儼然成為新加坡的支柱型產業,與之相對,日本的觀光業收入僅為全國GDP的1.7%,遠遠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另外,根據新加坡的遊客旅行消費明細來看,“購物”以及“賭博”達到了近5成,而在2010年開設賭場以前,“購物”所占比例則達到了半數以上;另一方面,香港的觀光總收入所占GDP比例達到了5%,該地區的遊客消費明細中,“購物”比例達到了近7成。與之相對,赴日外國遊客的“購物”比例僅為35%,其後依次為“住宿”(30%)以及“餐飲”(21%),雖然新加坡以及香港的大自然以及文化遺產相比日本比較匱乏,前後的單純比較有些難度,但是日本政府在購物方面制定的政策確實不夠充分,這方面應該多向新加坡以及香港學習。日本政府缺乏對外公關宣傳日本國內的百貨店會在每年的冬、夏兩季推出特賣活動,但是該期間以購物為目的外國遊客卻非常少,而香港與新加坡在同期間推出特賣活動期間卻能吸引大量外國遊客,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其實關鍵在於政府主導並實施了公關宣傳。舉例來說,新加坡全國的百貨店以及品牌店會在每年的5月中旬至7月中旬集中實施最大9折讓利的瘋狂大甩賣活動,實際上,由於該期間的觀光遊客非常少,政府才主張實施全店大讓利活動,並加強對海外的宣傳,以此吸引更多的外國遊客。新加坡的國土面積僅相當於日本東京都23區,但是東京23區根本沒有實施過類似上述的全店統一大甩賣活動措施,各大店鋪的實施的讓利促銷時間也不盡相同,政府也沒有針對這類促銷活動實施對外宣傳。雖然日本政府希望擴增地方地區的外國遊客人數,但實際上大多數外國遊客都集中於東京、大阪等大都市地區,因此,日本政府十分有必要針對大都市的商店街、百貨店的讓利促銷活動實施對外宣傳戰略,以此吸引更多的外國遊客購物消費。赴日遊客購買時尚商品太少據了解,香港店鋪的讓利大促銷活動通常會采取不斷降價的方式來吸引遊客長時間停留,比如促銷首日1折讓利,促銷最終日增加至5折讓利,如此一來,遊客為了購買更加便宜的商品,就會一直等到促銷的最終日,而在整個期間也可能不斷購物,因此可以極大地提升購物消費金額。另外,香港最新發售的品牌商品不但與巴黎同步,而且價格也比巴黎便宜不少,這也是吸引外國遊客的重要因素之一。據統計,赴港遊客的購物商品明細中,比較多的商品種類包括服飾、寶石、腕表以及皮革制品等,而去往新加坡的遊客購買時尚商品的比例則達到了近半數,土特產類商品僅為1成左右。另一方面,赴日遊客中,中國人的購買力最強,而且通常都是瘋狂搶購,購買的主要商品包括電器制品、化妝品、醫藥品、保健品、香煙、酒類以及點心類食品等,可以看出,主要以日用品居多,而時尚商品的購買量則遠不及新加坡以及香港。日本店鋪的外語接待能力比較薄弱在香港,不僅是免稅店以及品牌店,就連一般的零售店也針對外國遊客制定了許多應對措施,也就是說,即便遊客去往街邊的一家小店,也可以便利購物。舉例來說,許多店鋪不但配備了可刷多種貨幣的信用卡刷卡機,還支持人民幣、日元、美元、歐元等多國貨幣的現金付款,店內每天都會張貼出最新的貨幣匯率,店員可以根據匯率快速準確的計算出換算價格。另外,香港的商店街附近通常設置有外幣兌換所,而且營業時間一直持續到深夜,極大地增加了外國遊客的購物便利性。再比如,香港商業街區之一尖沙咀附近有超過200家以上從廉價到五星級不同檔次的旅館酒店,不同層次的遊客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酒店,而且購物十分方便,與之相對,雖然日本東京銀座附近的酒店數量也在不斷增加,但是截止目前僅有區區幾十家,數量依然嚴重不足。此外,外語接待也是日本店員的一個薄弱環節。在香港,即便是街邊的小店,各種商品也會標註出英語、漢語、日語、韓語以及法語等多國語言,店鋪還要求店員必須懂最基本的外語會話,甚至會動用翻譯軟件輔助溝通。而在新加坡,公用語言主要包括英語、馬來語、漢語以及泰米爾語4種語言,許多當地人都會多國語言,因此十分善於與外國人溝通,除此以外,許多餐廳、大型商場以及酒店的菜單、指示牌以及官網等也都配有英語、漢語、日語等多國語言。而在日本,外國遊客在街道購物極其不便,指示牌、標識的多語言化並不完善,店鋪店員的外語接待能力也有待提升,另外出租車司機也需要提升外語水平。日本政府的公關預算以及公關效果不足根據對比發現,日本政府的觀光公關預算總額遠遠低於新加坡、中國香港以及韓國等國家和地區。據了解,新加坡早於1964年成立了政府觀光局,1995年至2000年5年期間觀光政策費累計達到了近264億日元(約人民幣14億元),而日本同時期的年均觀光政策費僅為39億日元(約人民幣2億元),存在較大的差距。日本政府觀光局2015年的觀光政策費總預算為65億日元(約人民幣3.4億元),對外公關“VISIT JAPAN”政策費預算約為12億日元(約人民幣6300萬元),與2014年相比基本沒有增加。與之相對,新加坡政府觀光局2014年的觀光預算費就達到了157億日元(約人民幣8.2億元),香港政府觀光局的2015年度的總預算也達到了92億日元(約人民幣4.8億元),可以看出,日本的觀光投資遠不及前兩者。當然,並不是說錢投的越多就越好,關鍵在於是否起到了效果,就目前來看,日本的對外公關效果並不理想。比如日本政府可以面向歐美遊客推出體驗型觀光方案,擴增歷史建築物、世界遺產等具備參觀學習意義的旅遊景點,同時擴增從大都市去往地方的飛行路線以及基礎設施,不過想要讓地方的旅遊景點名揚海外,需要花費相當的時間以及投資。因此,如果要在短期間內提升觀光振興的效果,還是應該回歸至東京、大阪等大都市的購物觀光,但是完全依賴日元貶值情形下中國遊客的瘋狂購物是絕對不可取的,因此,為了吸引全球遊客聚集東京以及大阪,日本政府當務之急應該制定更具魅力公關戰略以及完善便於外國遊客購物的基礎設施。 (本文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 --------------------------------- |